由北京市規(guī)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和北京市市場監(jiān)管局聯(lián)合發(fā)布的《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環(huán)境規(guī)劃設計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將于2021年4月1日起開始實施。《標準》中提及了胡同停車、行人過街綠燈時長、地鐵站周邊自行車停車、人行道寬度等問題。
多窄的胡同不能設停車位?
7種情況
胡同中設置機動車停車泊位,必須以確保行人、自行車、機動車交通通行為前提,并應確保消防車進得來、通得過?!稑藴省诽岢隽?種不得在胡同中設置機動車停車泊位的情況:
寬度小于5.5米的胡同路段
設置為步行街的胡同
設置為文化探訪路的胡同路段
胡同交叉口及拐角處,距街角6米以內
四合院大門以及消火栓兩側2米以內
水、電、氣等地下管道檢查井周邊1.5米以內
胡同內已經形成的居民日常交往、休閑的空間
資料圖,和冠欣 攝
設置機動車停車泊位的胡同,應確保交通通道暢通,交通通道寬度不得小于3.5米。胡同應通過地面標志標線等方式,對行人、自行車和機動車交通進行空間劃分和引導。還應根據(jù)胡同的寬窄、機動車停車泊位的設置情況等因素,對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進行限速。
行人過街等多久紅燈?
不宜大于90秒
綠燈“變臉”快,行人連跑帶顛來不及過街,是困擾行人的一大難題。
北京日報(ID:Beijing_Daily)記者注意到,此次公布的《標準》提出,行人過街信號燈的綠燈時長應滿足等候過街行人安全一次過街?!稑藴省愤€對“遲遲不變綠的紅燈”進行了規(guī)定,要求“過街行人的等候時長不宜大于90秒”。
當穿越車行道的人行橫道長度大于16米時,應在分隔帶或道路中心線附近的人行橫道處設置行人二次過街安全島。
另外,新《標準》提出,快速路主路、鐵路、全封閉地面軌道交通的立體過街設施應設置電動直梯,過街行人流量大的應加設電動扶梯,以方便市民特別是坐輪椅的殘疾人過街。其他城市道路的立體過街設施應同步設置電動扶梯和電動直梯。
地鐵站周邊沒地兒停自行車?
取消50至100米內機動車泊位
針對共享單車“圍堵”地鐵站、公交樞紐等“潮汐”現(xiàn)象,《標準》提出,軌道交通車站、交通樞紐、大型公共服務設施等自行車停車需求較大、地面空間不足的,首先應取消周邊50米~100米范圍內占路機動車停車泊位,用來設置自行車停放區(qū)。仍無法滿足需求的,應建設立體停車設施。
另外,若對行人或自行車的正常通行造成影響,設置在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內的機動車停車位應取消。
在老城區(qū)、老舊居住區(qū)等公共停車設施嚴重不足的路段,確需設置少量路內停車泊位的,不應占用非機動車道。應根據(jù)道路空間條件,按外側機動車道、機非分隔帶的優(yōu)先順序,設置對自行車通行無干擾的臨時停車泊位,并應在周邊公共停車設施完善后取消。
人行道應有多寬?
最小值2米
《標準》明確提出,各級城市道路兩側應設置人行道,且人行道不得中斷;人行道內不得設置妨礙行人通行的設施。大型商業(yè)區(qū)宜設置步行街或分時段的步行街,步行街的寬度應滿足行人流量要求。
不僅如此,人行道還不容擠占?!稑藴省诽岢?,既有道路不得通過擠占人行道、非機動車道方式拓展機動車道,已擠占的應恢復。
同時,記者注意到,《標準》對人行道的寬度進行了明確限定,寬度最小值被設定為2米,而只有在空間困難的情況下,才可采用最小值。其中,支路上設置的人行道寬度最窄不得小于2米;學校、醫(yī)院、商業(yè)等公共場所集中路段上設置的人行道寬度最小值為4米。城市道路以下等級的胡同、街坊路等道路,有機動車通行的,供行人通行的道路寬度不宜小于1.5米。城市綠道中的人行道寬度不宜小于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