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產經 >

新動態(tài):七彩番茄盒馬村落戶大理訂單農業(yè)助力農業(yè)數字轉型

2022-12-16 18:04:41 來源:瀟湘晨報

12月15日,七彩番茄盒馬村在云南大理州彌渡縣寅街鎮(zhèn)掛牌成立。今年以來,這已經是云南掛牌的7個盒馬村,從鮮花、有機菜、牛油果,再到如今的水果小番茄,個個都是區(qū)別傳統農業(yè)的特色尖貨。

盒馬全國生鮮采銷總監(jiān)孫宏偉介紹,云南是眾多農產品的重要基地,盒馬通過消費洞察反饋、訂單農業(yè)等手段,聯手源頭基地,實現農產品品質升級,完成了從量變到質變的轉型。

7個村個個有“絕活”


(資料圖片)

七彩番茄盒馬村在大理州彌渡縣掛牌

截至目前,盒馬在全國成立了140個盒馬村,云南雖只占7個,卻個個能打。

以剛剛成立七彩番茄馬村而言,1100畝基地全是數字化大棚,番茄生長過程中,從環(huán)境濕度、溫度、二氧化碳濃度、光照量、灌溉液PH值,都能通過傳感器實時監(jiān)控。工作人員坐在辦公室,就可以隨時調整。

通過引進荷蘭的種植技術,這里的小番茄不僅味道甘甜、品質好,還富含大量的花青素,幫助番茄完成了從蔬菜到水果的蛻變。

中緬邊境的牛油果盒馬村,有著近似墨西哥的恒溫氣候。當地農人探索15年,完美復制了北美牛油果的品質和口感。

借用盒馬覆蓋全國市場的熟化、加工供應鏈,去年以來,孟連牛油果以新鮮即食的姿態(tài),成功打破進口壟斷,成為“國貨之光”。

在昆明,上萬畝有機菜正在茁壯成長。靠著綠水青山的自然饋贈,無污染的有機菜在吸引消費者的同時,也吸引大批青年回鄉(xiāng),當地農人的平均年齡也拉低了20歲。

消費者舌尖投票 基地種出好味道

從普通的蔬菜水果到如今的“國貨之光”,近年來,餐桌上的云南優(yōu)質蔬菜變多了。

“每次去云南都會有驚喜,農產品品種的迭代,技術的升級,速度快到難以想象。”盒馬全國蔬菜基地負責人翟雷深有感觸:在鄉(xiāng)村振興的大背景下,云南的綠水青山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資本、人才、技術,在這片肥沃的土壤中創(chuàng)新探索。

七彩番茄盒馬村就打造就證明了這一點?;刎撠熑速囑M峰曾是酷派手機中國區(qū)總裁,看中的農業(yè)消費浪潮,辭職后毅然投身農業(yè),靠著科技公司的創(chuàng)新精神,在已經是紅海的農業(yè)中闖出了天地。

賴贛峰表示,新農業(yè)需要新技術,更需要新渠道,尤其是面向年輕消費群體的渠道。在跟盒馬合作的四年中,盒馬大量的真實用戶反饋,以及對前沿消費趨勢的洞察,成為該企業(yè)快速發(fā)展的風向標。

曲靖高原的“苗苗菜”盒馬村,蔬菜采用無土栽培技術

同樣“隨市而變”的還有曲靖市高原苗苗菜盒馬村,雖然經過多年探索,基地已經摸索出一套成熟的數字化栽培技術,但是面對這個顛覆性的新品種,蔬菜苗究竟需要長多長、長多大才是最佳口感,最初誰也沒有定數。

“面對新的探索,只有通過市場反饋,不斷嘗試,不斷修正。”翟雷表示,比如生菜苗從種子發(fā)芽到采收,夏天要控制在25天,冬天卻要延長到40天,不然會影響口感。這些細小的標準,都是靠著盒馬消費者一次次的反饋,才有了今天的種植標準。

孫宏偉表示,云南固然有得天獨厚的氣候、植物王國的美譽,但近幾年滇貨的崛起,離不開新農人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盒馬村的意義就是聯手這些新農人,推動農產品標準化、精細化、品牌化改造,創(chuàng)造更高附加值,讓“果賤傷農”成為過去式。

云南網記者 彭錫

標簽: 訂單農業(yè) 綠水青山 蔬菜基地 實時監(jiān)控 今年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