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公共 >

揭秘“中國時間銀行”:以養(yǎng)老之名,行“龐氏騙局”

2023-04-27 07:59:58 來源:鳳凰網(wǎng)

發(fā)布上市計劃、出售原始股、銷售虛擬幣……今年年初以來,一種打著新型養(yǎng)老旗號的“時間銀行”異?;钴S。它以志愿者參與公益服務的時間和虛擬貨幣掛鉤,用高收益作為誘餌,似乎在玩一種很新的東西。

不過,近日來自監(jiān)管的風險提示揭下了它的假面。4月19日銀保監(jiān)會表示,關于“中國時間銀行”有關內容均為虛假消息,相關投資活動涉嫌違法犯罪,請公眾謹慎辨別,謹防上當受騙。

第一財經記者近日“潛入”時間銀行的運營社群內,在調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在所謂“養(yǎng)老創(chuàng)新收益”背后實際卻是一場規(guī)模巨大的“龐氏騙局”,其通常運作周期長達2~3個月,前期通過高息快回本的模式及各類包裝出的資料洗腦群內受害者,后期再通過原始股銷售等方式集中“收割”。


【資料圖】

變了味兒的“時間銀行”

到底什么是“時間銀行”?實際上,這原本是一種互助式養(yǎng)老的概念,是一種政府治理、社會調節(jié)、居民自治的養(yǎng)老服務應用,并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銀行。在這種公益體系中,志愿者將參與公益服務的時間存入時間銀行賬戶內,當自身遭遇困難時,可以從賬戶中支取“被服務時間”,其倡導者是美國的埃德加 卡恩。

近年來,隨著中國老齡化的加速,北京、上海、南京、重慶、成都、青島等城市開始出現(xiàn)類似的模式。其初衷是為了鼓勵和支持老年人開展社區(qū)鄰里服務、低齡健康老人與高齡老年人結對關愛等互助型養(yǎng)老服務,探索建立互助型養(yǎng)老服務時間儲蓄、兌換等激勵、保障機制。

2019年3月起,上海的虹口、長寧兩區(qū)開展了“時間銀行”的試點,2021年3月實施的《上海市養(yǎng)老服務條例》中就已經有了關于“時間銀行”的規(guī)定。2019年末,阿里巴巴發(fā)布《公益時評定準則》,開展“時間銀行”試點,是國內首個衡量志愿者服務時常和公益行為價值的標準。2022年1月,北京發(fā)布了養(yǎng)老服務時間銀行實施試行方案,并于半年后實施。

但是,直到2022年底,一款名為“時間銀行”的APP悄然出現(xiàn)在網(wǎng)絡卻變了味兒。和上述所描述的“時間銀行”的概念不同,這款APP以“養(yǎng)老服務”之名,行“資金兌換往來”之事。

第一財經記者在其“官方”介紹中看到是這樣的描述:加入該平臺的用戶可以通過雇傭志愿者等形式持續(xù)獲得收益,“日收益高達5%”、“22天回本”。

有官方文件、研究資料、媒體報道、專家講座,在監(jiān)管提示前,來自廣東的志愿者林林一直覺得時間銀行很“靠譜”。

據(jù)林林介紹,當時這一平臺最初期的投資方式是認購雇傭。該平臺工作人員宣稱國家針對創(chuàng)新養(yǎng)老給予100萬億元人民幣補貼,而補貼的方式則是讓投資者充值時間幣雇傭志愿者,花費1000個時間幣雇傭一個志愿者“打工”每天可以產生50個時間幣收益,持續(xù)三年。如以這一規(guī)則計算,這種“投資方式”僅日收益率就高達5%。

▲時間銀行運營社群內“工作人員”介紹

無論騙局偽裝成何種形式,高收益對于上當受騙者而言是屢試不爽的“誘餌”,時間銀行也是如此。

“1000元起步每天是給50元,2000元起步是100元,一直給到3年,22天回本,好多人都是投1萬元~5萬元。”另一個“時間銀行”參與者也證實。

而在這套模式中,“虛擬幣”成為關鍵中介。林林介紹,返還金額要兌換成USDT幣(泰達幣)才能提現(xiàn),例如有段時間是需要200個USDT(泰達幣)才能提現(xiàn)。而相比于直接提現(xiàn)人民幣,該平臺則建議提現(xiàn)的方式是轉換時間幣,且推出了一定優(yōu)惠轉換“匯率”。

▲APP上收益相關頁面 |受訪者供圖

前期確有人表示在該APP中回本并賺到分紅。“我已經回本了。過20天我封頂了!每個工作日賺3000元,如果是假的,我心甘情愿受騙。”其中一位參與者表示。

但到后期,部分參與了這項云社區(qū)雇傭的部分投資者頻頻因系統(tǒng)問題都沒有收到足額返還。記者在該平臺相關社區(qū)看到,其給出的解釋是由于會員注冊數(shù)量繼續(xù)上升導致“轉賬充值業(yè)務頻繁“、”指定賬戶容易滿額更換”。

“李旭反傳防騙團隊”負責人李旭告訴記者,近期以來有咨詢時間銀行真實性的人不在少數(shù),雖然這些人士已略有懷疑這是詐騙手段,但不少被其官方身份、高收益吸引,仍存有一定僥幸心理。

騙局升級

認購雇傭這種方式讓群內部分受害者嘗到甜頭后,騙局開始逐漸升級。

3月,該平臺宣稱其所謂的“中國時間銀行”即將上市,目前在發(fā)售“原始股”階段。該原始股上市后的發(fā)行價為總資產的30倍。持有原始股可參與分紅,季度每股分配不低于上市估值的25%~30%,年度每股利潤分配不低于上市估值的120%~150%?!巴度?萬元,6月份股權國家開始回購,資產將翻倍成30萬,而且還有高額的分紅可以領取?!绷至直硎?。

“這塊餅更大,參與的人也更多?!绷硪晃徊辉敢馔嘎缎彰膮⑴c者介紹,參與原始股計劃的人不僅可以在2個月后獲得30倍收益,在4~6月期間還可以享受大量分紅“投資1000元,每天分紅30元”。

為讓這一“龐氏騙局”可以持續(xù)進行,此前參與原本云社區(qū)雇傭計劃的前期受害者也被納入了原始股相關權益分配中。

在該平臺社群內某份“3月工作計劃”中可看到,他們計劃將原先線上云社區(qū)雇傭所有收益自動轉入分紅股收益,每工作日為0.5%,為期30年,分紅期間可自行轉增。將雇傭收益每工作日5%,調整為3%收益和2%的原始股收益。

除此之外,其新發(fā)布的“上鏈計劃”也在“打配合”。在該社群的海報中,“上鏈計劃”是指中國時間銀行將實現(xiàn)10萬億枚時間幣上鏈融資征程。其表面的目的是“支持多國世界數(shù)字金融交易所承兌”,但實際目的則在于阻止投資者大量將時間幣兌換為人民幣,減緩前期受害者發(fā)現(xiàn)騙局的速度。在其某場講座中,其工作人員反復宣傳“上鏈后,時間幣的價值將會上漲”、“為了增加時間幣的價值,必須讓更多人持有時間幣”、“盡量不要將時間幣兌換為人民幣”。

▲該平臺社群內偽造的民政部文件

據(jù)林林介紹,在該平臺內部的職位體系非常復雜,會員及志愿者晉升分為(1~5) 星級,按照各自下轄團隊人數(shù)進行劃分。例如一星會員需要下轄團隊100~300人。一旦成為星級會員,不僅可以獲得相應時間幣獎勵,則可以申請晉升為該省志愿者協(xié)會會長或負責人,并享受相應工作職位的補貼。

而在另一份“工作文件”中,記者看到在后期這一“晉升機制”還在進一步完善。如推薦人數(shù)達到一定人數(shù)可升級為縣級、市級、省級、大區(qū)級、大會級負責人,分別享受對應的獎勵。

移花接木,碰瓷官方

與其他騙局不同,這一平臺最大的特點是在資質包裝顯然也頗為下苦工,利用已有的“時間銀行”概念從各種細節(jié)上打造官方形象,潛移默化“洗腦”客戶。

這也是部分受害者雖然心有疑慮,但還是中招上當?shù)脑颉?/p>

“時間銀行”一詞最早在2021年底被寫入官方文件——《北京市養(yǎng)老服務時間銀行實施方案(試行)》,該文件由北京市民政局會同市財政局、團市委三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2022年北京“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還將發(fā)展“時間銀行”互助養(yǎng)老模式作為北京一項工作任務明確提出。

而該平臺似乎也正是看準了這一概念暫時未在全國落地,在其某社交平臺頻道中,幾乎每周更新各類養(yǎng)老相關論文、工作計劃,還會定期有知名院校專家進行在線講座分享。而這些材料基本都是從關于“時間銀行”的相關學術研究和政府資料中“移花接木”而來。

▲該平臺在某社交平臺上的咨詢頻道

以研究論文為例,在其宣傳頻道中有大量時間銀行相關論文,在中國知網(wǎng)中大多可搜索到原作者及原篇目。但記者發(fā)現(xiàn)該平臺在發(fā)布過程中通過巧妙隱藏原作者名字或更改結論以完成觀點灌輸目的。而頻道內大多人對此頗為買單,其中某篇論文更是成為爆款,頻道閱讀量達到10萬以上。

作為直接與客戶面對面的窗口,線上講座的專家身份也采用類似手法。例如,經常分享的“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助教李某”,記者在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官網(wǎng)查詢確有李某,但其職稱為教授,而并非助教,在照片欄中也恰巧為空。

而另一位知名高校副教授陳某確有其人,但記者發(fā)現(xiàn)其講座中所謂時間銀行的相關視頻是其在某互聯(lián)網(wǎng)課程平臺上傳的正常內容,通過剪輯和海報的巧妙包裝下,成為中國時間銀行的合作專家。

除了費勁心機“移花接木”外,在該平臺還屢屢進行造假紅頭文件,以增加可信度。在其頻道中大量文件中含有 “民政局”、“財政部”、“全國老齡辦”的字樣及蓋章。但第一財經搜索相應官方渠道發(fā)現(xiàn)全部無法查詢到對應文件。事實上,官方也曾發(fā)布辟謠,以民政局為例,在3月中民政局就在《關于警惕不法分子涉嫌偽造民政部文件等違法活動的聲明》中指出,民政部從未單獨或聯(lián)合印發(fā)過《“時間銀行”十四五規(guī)劃(2021-2025)國家戰(zhàn)略項目》(民發(fā)〔2022〕78號)、《關于設立<時間銀行志愿者協(xié)會>的實施辦法》(民發(fā)〔2022〕172號)、《<關于建立時間銀行線上云社區(qū)補貼制度>的通知》(民聯(lián)發(fā)〔2022〕182號)、《關于設立“時間幣(TIME)”獎勵機制規(guī)范細則》、《<進一步完善中國時間銀行全國統(tǒng)一建設標準>的通知》(民發(fā)〔2023〕198號),以上五個文件均系偽造。

▲文本描述已自動生成(該平臺偽造的官方文件)

監(jiān)管敲響警鐘

此前已多個部門提示相關風險,除上述民政部在3月發(fā)布《關于警惕不法分子涉嫌偽造民政部文件等違法活動的聲明》外,銀保監(jiān)會也在近期發(fā)布關于《“中國時間銀行”有關風險提示》,其中強調銀保監(jiān)會從未批準設立“中國時間銀行”,相關網(wǎng)站、社交平臺、APP等所稱“中國時間銀行”有關內容均為虛假消息,相關投資活動涉嫌違法犯罪,請公眾謹慎辨別,謹防上當受騙。

事實上,近年來類似“碰瓷”式詐騙陷阱不在少數(shù),根據(jù)李旭反傳騙團隊梳理,與時間銀行類似,借著官方金融活動或大金融機構碰瓷的案例還有很多。例如“央數(shù)錢包”,打著央行數(shù)字貨幣旗號開展相關活動,實質則是虛擬貨幣資金盤;分趣投(Fintoch)則冒充摩根士丹利名義開展理財活動;中國智造2025APP,自稱“國家項目”的收款方式,以小額返利吸引投資者,以轉賬方式過渡資金進行詐騙。

有業(yè)內人士指出,近期以來借國家平臺、官方身份,主打小額返利或數(shù)字貨幣的詐騙形式層出不窮,各種“洗腦方式”和詐騙物料更是名目繁多。對于投資者而言更應保持警惕,不應相信高額返息、上市高倍原始股等“天上掉餡餅”的各種路徑。

李旭也建議,投資理財一定要選擇合法正規(guī)的平臺,任何投資都有風險,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不存在高收益、零風險、只漲不跌、穩(wěn)賺不賠的投資項目,提高防范意識和風險識別能力,如果自己拿不準,多向身邊的親友和執(zhí)法部門求證,一定要捂緊錢袋子,不要盲目投資。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