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文化 >

愛情神話:在散文詩樣的電影語言里講故事

2022-01-10 11:11:40 來源:文匯報

電影《愛情神話》在歲末年初成為太多人評論的現象級作品。一位“滬漂”導演與一群上海演員,用上海方言演繹的一幅魔都風情畫,不僅帶紅了新一批網紅打卡地,還掀起了關于愛情、女性、都市生活,以及關于上海這座城市風俗與文化的考據熱。

昨天,《愛情神話》出品方與主創(chuàng)團隊一起走進永福路52號,對話滬上文化名人。那里是上海電影制片廠文學部舊址、如今上影廠創(chuàng)作中心所在地。在昔日謝晉、吳貽弓導演工作過的地方,大家從電影藝術出發(fā),探討究竟是怎樣的城市生活經驗涵育了這則生動的電影故事;又是什么樣的創(chuàng)作過程、社會審美情緒,最終促成了這部展現上海生活一隅的“海派小精品”口碑“出圈”。

影片的導演、編劇邵藝輝說:“大家喜歡這部電影,也是因為喜歡上海這座城市。”在上海生活了六七年,這位90后女性把她對自己生活街區(qū)與周邊朋友的日常體察寫成了故事。在她眼中,“這座城市給了我創(chuàng)作靈感。我理解的海派文化是包容、多元的,真正尊重人本身,以人為本。”

從人出發(fā)、寫出具體的人的生動鮮活,同時包容接納不同的生活態(tài)度,恰好也是《愛情神話》的破圈密碼之一。

立足上海但也能跳出上海,切中普遍的“社會幸福學”

用全程上海方言來講一個當代上海都市的生活故事,演員徐崢形容,“光想想就很來勁”。

如這一串限定所示,《愛情神話》的切口極小。影片的取景框里沒有上海城市地標,它在五原路一帶劃出半徑兩公里,把影片中人的行動軌跡框在永不拓寬的馬路、梧桐掩映的洋房、能兼容畫廊與修鞋攤的弄堂。加之上海方言演繹,倘若上海是海,老白他們的故事只是其中一滴水。

但它絕不是“窄眾”的,僅從源源不斷的影評可見一斑,讓人有話想說的電影,終歸是激蕩了某些共鳴的。

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教授劉海波說:“滬語當然是海派文化的載體,但前提這是一部好電影,電影中的人物與文化美,然后才有大家的愛屋及烏。”影片所表達“文化美”的具體投射,包括人與人相處時恰到好處的距離感,包括老白對女性的尊重、而女性是獨立的。

復旦大學副教授、社會文化人類學專家沈奕斐用“社會幸福學”理論來闡釋《愛情神話》引發(fā)的可觀討論。“大家都在談論海派文化。其實海派文化有個特征,即‘不做評判’。”當導演“不做評判、如實呈現”,不籠統地把老白、老烏、李小姐、格洛瑞亞、蓓蓓他們分正面或反派,真實的生活便自然流淌。于是,“電影里看到了上海市民安穩(wěn)的、各自經營生活的氣質,這樣的生活符合我們當下社會情緒幸福的想象”。能切中社會審美情緒,電影有了層層蕩開漣漪的起點。

公眾號“畸筆叟”以推介滬語聞名,執(zhí)筆人鄭健同樣認為,《愛情神話》立足上海,但也能跳出上海,“影片表達出的都市人的悲喜,是和許多人相通的”。它不局限于“上海特供”,恰恰相反,在當代都市生活中狂奔過的人,都可能被故事里某個片段擊中,是“廣播”而非“窄播”。

事實上,創(chuàng)作本身就是一次走出“窄眾”的過程。徐崢坦言,他第一次拿到劇本時驚嘆于它竟然出自90后的山西姑娘之手。而劉海波認為,當一座海納百川的城市擁抱新上海人,越來越多新上海人帶著平視的眼光來觀察上海。身為其中一分子,邵藝輝的平視讓她精準捕捉到了上海的“這一滴水”,在生活光澤的照耀下,折射出人們對更好的人生狀態(tài)與更舒適人際關系的追求。

“不使勁”,以生活流和散文詩的方式講故事

馬伊琍演李小姐的那些天,她說自己時常感到糾結甚至煎熬,因為演來不太費力。“演員會習慣于投入某個角色的創(chuàng)作。通常,人物會有大喜大悲、強情節(jié),但《愛情神話》沒有,李小姐似乎就是生活流本身。”這讓馬伊琍陷入了某種天人交戰(zhàn),一邊為表演時沒使過勁兒懷疑自己“不太認真”,另一個聲音說“不能再使勁了,只能這么演”。

分寸感,滲透在李小姐的行為舉止,也存于《愛情神話》的細枝末節(jié)里。飾演老烏的周野芒把劇本比作散文詩,“詩一樣的。沒有刻意地雕琢什么,但意境會自然流淌,畫面與畫面的組成就是一首流暢的詩”。張芝華飾演老白的母親,一個體面的上海媽媽。她進組第一場戲是母子倆不歡而散,老白沖著媽媽的背影問“吃飯嗎”,媽媽只是一揚手,連頭都不回。“一點不多”的表演當即被導演點贊,一個不歇斯底里的老年人形象也溫暖了演員良久,“是讓中老年人回到電影院看電影的機會”。

不使勁、一點不多、像詩一樣,電影源自點點滴滴的生活積累,《愛情神話》只是穿過了類型片的角度,用一種特別平和的心態(tài)把城市生活中閃耀的小而美“鉆石”挖掘出來,然后把它打磨好。

創(chuàng)作者的直觀感受得到了學者的認同。華東師范大學教授毛尖說:“以散文的方式來拍電影,是很高級的語法,而這個語法在當代電影中幾乎沒有了”。在上海的電影創(chuàng)作傳統中,并不缺少散文詩樣的電影。吳貽弓的《城南舊事》《巴山夜雨》等都是如此。那是一種掙脫了西方類型片框架的故事結構方式。毛尖將《愛情神話》視作非常好的文本示范,“以生活流的方式也好,以散文的方式也好,我們不僅能在中國,而且可以在世界電影的范圍中去比拼”。

據上影集團董事長王健兒介紹,去年以來,上影推出了“新人新作計劃”,“像邵藝輝這樣能深入生活、再現生活的青年導演,就是上影新人計劃追求的目標。同時,也很需要像徐崢、馬伊琍、周野芒那樣優(yōu)秀的電影人‘導師帶徒’,幫助青年電影人成長、成熟起來。”

標簽: 愛情神話 散文詩 電影語言 講故事